游书网 > 穿越小说 > 崛起大明 > 第591章 守岁
谢过汤若望,和汤若望在皇宫门前分手之后,朱慈烺急急赶赴京营。

陛下和内阁已经同意,内阁蒋德璟领衔,京师卫生环境的大整饬即将展开。作为一个穿越者,虽然在文采八股上比之大明官僚差的太远,但就防疫来说,他的眼界却是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所有人--对付瘟疫,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精湛的医术,只要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医疗知识,能分辨出一般瘟疫迹象就可以了。

防疫最怕的就是瞒报,不报。洪武皇帝时,疫情一旦发生,倘若有官员瞒报,误报,将处以极刑。后来渐渐松下来,误报瞒报的官员,不再是死刑,丢官罢职渐渐成了基本处置。现在朱慈烺重新提出使用极刑,恢复洪武皇帝时候的做法,崇祯帝稍微考虑就同意了,这对全天下的官员必然是一个有力的震慑,不过这并不表示出了瘟疫官员就一定会上报,再严厉的刑罚也难以杜绝侥幸心理的存在。

所以,加大宣传,令上上下下知道瘟疫的危害和防治的办法,才是上上之策。

黄昏时,京师各处都响起了锣声,顺天府的衙门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敲着铜锣,沿街呼喊,要百姓去观看刚刚贴出来的告示。

“防疫?”

这是一个新词,很多饱读诗书的文士也是第一次听到。

而看完告示之后,士绅百姓都是支持,街道上的马粪和垃圾,随地大小便,的现象,任何人见了都不会舒服,但这种情况太普遍了,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如此,除了皇宫和官署有人打扫,街道上根本人管,或者说根本管不过来,在这个时代,对某些人来说,连活命都是一种奢侈,还管得了大小便吗?

“这真的能执行吗?”

所有人都是怀疑,会不会是表面文章,两三天的热度?

还有在修建几十个人一起洗澡的大浴池,怎么听都觉得有点别扭。

非礼勿视,非礼勿近,这么多人聚在一起,光着屁股蛋,会不会有点不成体统?

议论纷纷。

即便告示清楚写明是顺天府执行,蒋阁老督办,但相信的人却也没有几个。

另外,虽然大部分人闻疫色变,但满不在乎的人却也有不少,总觉得朝廷在过年之前做这样的事情,实在是扫大家的兴。

一连三天,从腊月二十八黄昏一直到三十下午,顺天府的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都敲着铜锣在街道上宣传“京师卫生新政”,重点是随地大小便和扔垃圾的罚钱制度,年前是街道上人员最密集的时候,买年货办新衣的百姓将京师各条大街挤得水泄不通,在衙役和兵丁们卖力的宣传下,京师百姓很快就都了解到了京师卫生防疫的细则,也知道不遵守规则中是要罚铜钱的,回家之后,又三五人聚在一起,议论这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新鲜事。

所有人都等着,就看年初一之后,顺天府是否会真的执行?

在街道上乱扔垃圾的人,真的会被罚钱吗?

怀疑声中,京营工兵营在两天时间里,就将太子定下的公厕样板间建立了起来。

虽然是寒冬腊月,土地还冻着呢,但人多力量大,几大盆热水浇下去,清理道路,挖坑、活泥、垒砖、修建都不是难题,十几处的样板公厕,只两天时间就建成了。

蒋德璟听到消息,亲自来看。他到时,工兵营把总孟文龙正带着兵丁清理道路,在公厕木板上,分别写上大大的两个字:男,女。

内阁大学士亲自来看公厕,孟文龙有点吃惊,厕是不洁之地,不要说大学士,就是上品级的官员也不会到现场来看,蒋德璟却不管,不顾众人的跪拦,亲自到公厕中巡视,见坑底夯实,扑了一层厚厚地石灰,四壁的砖石也垒的密实,整个工程丝毫没有应付搪塞,赶工期,以次充好的迹象,蒋德璟见了连连点头,心中暗道太子治下的京营之兵,果然和过去的糜烂完全不同了。

其实,在汉代时,城市就有了最初的公厕,当时称之为“都厕”

官府会指定官吏或私人,也就是俗称挑大粪的,去这些地点和私人家中厕所收集垃圾,并且把这些垃圾运送到农村卖给农民施肥。当然,这是要收钱的,如果你不交钱,人家就不收你家的垃圾,你往马路上扔就官府抓到了就重罚。元朝建立大都时,也设计了公厕,只不过数量太少,到了明中期,已经完全赶不上膨胀的人口,一般家庭的家中都会修建厕所,但公厕却渐渐荒废,很少有人提,路人内急,只能找个犄角旮旯大小便。

朱慈烺的计划在京师修建三百座公厕,彻底解决百姓们的方便问题。

几个样板公厕建成的同时,工部督造的首批一百个木板垃圾箱也已经制作完毕,由工部侍郎宋玫亲自来人送到顺天府,然后分发到各个街口,每个垃圾箱上都写着一个大大的“垃”字。

垃圾箱的制作并不复杂,四块木板一合就成了,难点在于专人维护,每天收集,夜晚运出城,保证垃圾箱不会被积满。

这个任务考验的就是顺天府的执行力了,在这个时代,人力一点都不贵,雇佣三到四百名的清洁人员,并花不了多少银子,顺天府还能承担起,关键是日常的督促和组织。

此项任务由顺天府同知郝晋具体负责。

郝晋是南直隶栖霞人,崇侦元年迸士,历任四川巴县知县,四川乡试同考官,四川道监察御史,政声还不错,守母丧后,调京师巡视太仓,旋兼南城监察御史,今年十月,改任顺天府同知。

同知是府尹的副手,相当于是副市长,因为顺天府的特殊地位,顺天府同知也是有相当地位,别地的同知都是五品,顺天府同知乃是从三品。

真实历史上,到崇祯十五年十一月,周堪庚就转任工部侍郎,接了宋玫的位置,宋玫则死于建虏入塞的临清之战,郝晋顺势升任顺天府尹,这一世因为建虏入塞的失败,宋玫没有到临清,一切都没有发生,所以郝晋依然还是顺天府同知。

郝晋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留下什么记载,朱慈烺对这个人也毫无印象,不过据萧汉俊的回报,郝晋还算是一个可用之人,起码比周堪庚有魄力,也更有上进心。

郝晋接了垃圾箱,立刻开始布置。

照太子的意思,先做的这一百个垃圾箱是样板,后续的垃圾箱采用商人募捐,谁捐的就写谁家的商号名字,并由官府嘉奖---朱慈烺只说了点子,如何鼓动商人们出钱出力,那就是顺天府,也就是郝晋的事情了。

公共浴池年起是不可能开工了,只能推到年后,照太子的计划书,浴池朝廷招标,私人经营,国家进行补贴,不过内阁和朝臣都有不同意见,暂时只能延后,但不管怎样,最迟明年六月,也必须在京师建立起基本的公共卫浴系统。

京师忙碌的时候,太子朱慈烺正坐在武英殿,等候保定总督杨文岳和一种保定兵将领的到来。

建虏退去,驻守蓟州的保定兵圆满的完成了任务,开始按照兵部的命令,大军撤回保定,崇祯帝召见众将,勉励嘉奖。

兵部侍郎张凤翔到安定门前亲自迎接。

杨文岳带着总兵副总兵一共五六个将领到武英殿觐见崇祯帝。

崇祯帝甚至欢喜,尤其是对曾经在宣化城下,勇猛冲击,大破建虏的虎大威最为赞赏,亲赐御酒,虎大威跪伏在地,感激涕零。

朱慈烺身为太子,和首辅周延儒、兵部尚书冯元飙,太仆寺卿王家彦全程陪同。

酒宴之后,崇祯帝准杨文岳等人在京师留一日,后天再启程返回保定。

杨文岳等人在武英殿受宴之时,临时扎营在城外的保定兵也受到了朝廷的犒赏,酒肉粮米送入营中,还有朝廷答应的赏银,也一并发放,虽然朝廷已经竭尽全力,但实在是囊中羞涩,因此赏赐并不算太丰盛,即便如此,比起朝廷近几年有功无赏,只有一张嘴皮子也是强多了,保定兵高呼万岁,声震四野。

年三十的黄昏,城里城外到处都是过年的喜庆气氛,家家户户的对联都贴上了,点灯燃烧爆竹,家家阖家团团,皇宫也是如此。

崇祯帝对勋旧贵戚一向照顾,每年过年都会召勋贵们进宫参加守岁晚宴,今年也不例外,太子,定王,永王陪同,勋戚的家眷则进入后宫陪同皇后及诸位贵人守岁。

一年一次的荣耀,勋贵们自然不会放过,尤其今年还有开封和击退建虏入塞的大胜,陛下心情大悦,太子又从张家口搞了千万两的银子,内库充足,今年的赏赐绝对不会少,因此几乎所有的公侯伯都出席了。

除了一人,那就是襄城伯李守锜。

李守锜说,身体有恙,不能参加守岁晚宴,向崇祯帝告罪。

众人都心知,他身体有恙可能是原因,但更重要的原因是,他的独子,小襄城伯李国祯在狱中染病,此时正卧病在床,这种情况下,李守锜当然没有心情参加晚宴了,崇祯帝也不怪罪,赐酒菜给襄城伯府。

一片喜庆,欢乐气氛中,朱慈烺却是高兴不起来了,满堂满殿的勋贵,一张张养尊处优、嬉笑的脸,但真正为国家做事却没有几个。虽然每朝每代都能会有大量的勋贵,但和其他朝廷不同的事,明末的勋贵们全部都是废物,竟然没有能蹿出一个能扛鼎大旗的人,这一点甚至比满清还不如,满清末年,革命党四处起义,江山风雨飘扬之时,八旗勋贵之中,也是有人杰的,即便是那个被同盟会炸死的顽固派良弼,老实说,也是有相当见识的。

但奇哉怪也,明末之时,这么多的勋贵,竟然没有一人能有所作为。

究其原因,除了勋贵们自身的素质,大明本身的体制也是有问题的,满清时,从王爷到勋贵都可以参加国家大政,平日就有历练,大明却跟防贼一样的防着各地王爷和外戚,不许他们参与军政和国政,而勋贵们也只能在北京京营和南京京营找到一些存在,偏偏这两个京营是大明最糜烂的部队,真正有战力的队伍,就在九边和洪承畴和孙传庭这样的铁腕督抚麾下,这么一想,明末勋贵无所作为,眼看着大厦倾覆,家国同毁,倒也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在朱慈烺沉思之时,有很多勋贵都在悄悄观察他。

大明太子,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光芒耀眼,从年初提出治国四策,到抚军京营,驰援开封,一直到刚刚统御全局,成功击退建虏入塞,内外局势,在这一年里,瞬息万变,但却又转危为安,这一切都是太子之功啊,虽然太子对他们这些勋贵好像不是太亲近,令勋贵们有点不安,不过他们却也不得不承认,太子的军略谋略已经超过了朝中的一般督抚,日后登基,怕是会如太祖成祖那样的伟大皇帝。

心中有这种想法,所以他们看向太子的眼神里,除了惊异,也带出了一种畏惧。

相比于太子的若有所思,定王和永王的表情各不相同。

定王兴致很低,坐在那里闷闷不乐,感觉就像是病了一样,只有当崇祯帝祝酒之时,他才会端起酒杯,其他时间多是低头默默---这大殿里的人和物,好像都不在他的视线之中。

永王正襟危坐,脸色很是严肃,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崇祯帝和群臣的对话里,随着殿中的欢声笑语,他会做出相应的肢体和表情动作。

就三人来说,永王是最专注的,太子和定王的心思显然都不在大殿中。

御座上的崇祯帝并没有察觉到三个儿子的不同心思,从崇祯七年以后,这恐怕是他过的最欢欣快乐的一个除夕了,虽然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没有被剿灭,但一连两次大胜已经重创了他们,中原和南直隶暂时恢复平静,而辽东建虏被大明击退,黄太吉的哥哥阿巴泰更成了大明的阶下之囚,这是大明前所未有的胜利啊,他如何能不兴奋?

崇祯帝兴致高,连续不停的喝酒,脸色很快就红红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